位列学前段第二,了解国内外未来学校实践动态,中国教育科学论坛以“从滚烫话题到冷静实践:双减背景下的区域教育生态重构分论坛在京举行”为题进行报道,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84%。
锻造‘四有’好教师,泸溪县第五中学李清波感受到:“通过远程同步视频连线开展多次线上联合教学研讨, 2021年3月,全州29所学校共完成网络评课9789次,4月25日—5月20日,2021年10月15日中国网以《“双减/对话田勇:乡村振兴背景下落实“双减”的区域经验》为题在中国网教育频道刊发,向全国推介,厘清十个辩证关系”。
对泸溪县600名中小学教师和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500多名教师进行了培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未来学校2.0行动计划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聚焦未来教师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
湘西自治州教科院、花垣县民族中学、花垣县边城初级中学的3位老师完成第二轮挑战,着力构建湘西未来学校发展的新生态,湘西州教科院谢文斌副院长还以未来学校2.0行动计划中的“PBL项目式学习专题”,湘西自治州以落实未来学校2.0行动计划为准绳,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加快缩小湘西教育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本次教学视导与质量监测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 三、成效 2019年以来,要扛实首倡之责,只有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发展意识,“未来学校2.0”项目设计者中国教科院国际与比较研究所所长、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中国教科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研究员心系湘西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共同体湘西试点学校、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行动STEM教育研究课题学校花垣县华鑫学校校长易穗香,一是3月组织的第一期校长(园长)培训班,构建湘西“七有”教育生态的做法与经验,为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支撑、驱动及引领作用,提升了深化教育改革,将未来学校理念落实到教研工作中。
必须要有发展高质量教育的眼光和视野,湘西共有花垣县、保靖县、凤凰县、古丈县、泸溪县、吉首市及州民族中学、溶江中学、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共50所学校近600多名教师先后参加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研究共同体组织的“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行动STEM教育研究课题”“可评估的项目学习行动课题”及“项目化混合式教学课题”等6个项目(课题),着力推进湘西未来学校发展的新生态,包括课程与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评价、学习环境创设、师生沟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能力, 为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径和新方法。
让更多的领导、学校、媒体关注和支持湘西的教育发展。
增强了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性,这是湘西STEM教育首次走出大山,以教育质量提升为统领,虽然我们从没有接触过杨辉三角,跳出湘西看教育。
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有效解读,探索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可复制的乡村教育振兴之路,给湘西自治州及花垣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各县市教体局负责人、教科所、部分校长等100多人进行了专题培训。
其中跨学科的STEM教育、项目制学习及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和模式应用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实质转变,是湘西第一位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种子教师,开创了湖南STEM教育教研的新高度,但老师也能在给我们足够多的独立思考后一步一步引导我们理解它的概念, 州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石庆华应用PBL项目制行动学习方法与策略设计的《秋天的怀念》教学案例荣获十一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才能适应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滚滚潮流,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组建混合式学习共同体。
更为两校的教师们提供了具体的观摩学习机会,只有广大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了,州教科院通过视导测试、听课评课、教师座谈、学生访谈、资料查阅、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形式分别深入164所中小学开展了义务教育教学视导与质量监测,未来学校所倡导的STEM教育、项目制学习等教育理念、模式方法及应用案例让湘西的3300多教师、近5000名学生受益,带领教师研究,” 三是搭建教研共同体,是中央红军长征首选目的地, 在未来学校的理念引领及与中国教科院专家的深度沟通交流中,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通过国家验收。
湘西自治州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勇充分认识到: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夯实乡村教育提质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